印江历史考证资料 -凯发真人网

当前位置: 凯发真人网 > > 民俗风情
印江历史考证资料

商周时期,印江为荆州西南裔。春秋时期,为楚国之西南境黔中地。战国,置黔中郡,为黔中郡属地。秦统一后,印江仍属黔中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属武陵郡,隶荆州。东汉时复称武陵郡,领县12县,武陵郡西界在今印江。三国时,印江属涪陵郡万宁县。两晋、南北朝时,隶梁州、黔州。隋朝时,属巴东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在务川设务州,贞观四年(630年)改务州为思州,印江又先后隶务州和思州。唐开元四年(716年),在印江设思邛县,印江置县始于此。天宝元年(742年)改思州为宁夷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思州,辖务川县、思王县、思邛县。宋时为思州地邛水县。思州系少数民族聚居地,元符三年(1100年),邛水始建厥宅蛮夷长官司。宋宣和四年(1122年),有蕃部长田佑恭归附朝廷,以思州地赐封土官,世袭其地。宋建炎元年(1127年)印江地改隶夔州路。元代的元元年(1264年)改思邛为思邛长官司,到元二十一年(1284年),改隶顺元路。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改隶湖广行省。明代思州、思南两宣慰司仍系田氏世袭,其时思州治所设龙泉坪,辖思邛江长官司。洪武十年(1377年),思州田儒铭征朗水十五洞,始置朗溪蛮夷长官司。洪武十五年(1382年)厥宅并入朗溪蛮夷长官司,隶思州宣慰司。永乐十一年(1413年)贵州设布政使司。清道光十年(1830年),朗溪司并入印江县。民国三年(1914年),思南撤府,印江县属黔东道,即镇远道。民国十二年(1923年)受辖于贵州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贵州设11个行政督察区,印江属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思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镇远。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印江全县分为5个区,26个联保,208个保,2225个甲,27273户,176862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印江受第六行政督察区管辖,专员公署设在铜仁,直到新中国成立。

 1949年11月,印江解放。1950年2月成立中共印江县委、县人民政府。全县设4个区,15个乡,称乡公所。属铜仁专区管辖。1952年12月,在开展民主建政时,全县设93个乡,其行政机关改称乡人民政府。1956年2月,全县调整为53个乡,乡人民政府改称乡人民委员会。1958年10月,以乡为单位成立45个人民公社管委会。 1959年初,取消了区的建制,45个公社管委会改为41个管理区,1961年12月,将41个管理区改成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增设了城关、先锋、两河、甘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重设玉屏、庙坪两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共47个社的建制。此后虽经文革动荡,但47个社(镇)建制未变。1983年12月,改称为革委会。 1984年1月,在综合体制改革中又撤消了人民公社建制,恢复乡人民政府。全县设8个区(镇)、46个乡(镇)。

1986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印江县,设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以原印江县行政区域为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行政区域。自治县设7个区,一个区级镇(印江镇,后改为峨岭镇),366个村,3022个村民组。1992年,全县按照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建镇并乡撤区、行政区划变更的批复”的通知精神,开展了撤区并乡工作,设峨岭镇(镇政府设在县城)、板溪镇(镇政府设在板溪)、沙子坡镇(镇政府设在沙子坡)、天堂镇(镇政府设在天堂)、木黄镇(镇政府设在木黄)、合水镇(镇政府设在合水)、朗溪镇(镇政府设在朗溪)、缠溪镇(镇政府设在缠溪)、洋溪镇(镇政府设在洋溪)共9个建制镇和中坝乡(乡政府设在中坝)、刀坝乡(乡政府设在刀坝)、新业乡(乡政府设在新业)、永义乡(乡政府设在永义)、杉树乡(乡政府设在杉树)、新寨乡(乡政府设在新寨)、罗场乡(乡政府设在罗场)、杨柳乡(乡政府设在杨柳)8个乡。辖347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2010年时,全县仍为9镇8乡17个乡(镇),365个行政村,9个(社区)居委会,3061个村民组。

2015年,印江撤乡建镇、撤镇划街道,现有17个乡镇(街道),其中3个街道(龙津街道、峨岭街道、中兴街道)、13个镇(木黄镇、紫薇镇、合水镇、朗溪镇、板溪镇、沙子坡镇、天堂镇、杉树镇、刀坝镇、缠溪镇、洋溪镇、杨柳镇、新寨镇)和1个乡(罗场乡)。

动态要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