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印江农业农村局:答好“四问” 助力乡村振兴 -凯发真人网

当前位置: 凯发真人网 > 机关党建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印江农业农村局:答好“四问” 助力乡村振兴

 深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实践,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根本要求,是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全县各级党组织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和重大检验,精心谋划,科学部署,在“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上细抓落实、持续发力,稳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作出了新绩。

在1月11日召开的印江自治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上,部分部门、乡镇、村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了现场发言,相互交流方法和经验,展示了各自家底和亮点。为进一步展示全县各级党组织在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印江自治县融媒体中心特推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专栏,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县农业农村局是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促推乡村振兴。




印江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一年来,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围绕“一强两富三创”目标,按照“谁来干、干什么、怎样干、谁受益”的工作思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建强专业人才队伍 解决“谁来干”的问题  


一是强指导,抓落实。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组织省、市科技特派员、农技专家对我县2022年15个中央和省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性支付资金扶持村进行点对点指导,围绕各村现有集体经济资产、资源、区位等基础条件分析研究,指导制定好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实施方案,确保2022年15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落地落实。


二是建团队,优服务。成立印江自治县激励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行动县级农业技术工作服务团队,充分发挥186名高中级农技人员成立3个技术专家团、组建26个技术工作组,采取群众“点单”、专家“接单”的方式,有效破解农业产业发展难题,收集到群众“点单”需求740余个,针对性“接单”服务740次。


三是重培育,强队伍。充分发挥“一人带一帮、一业富一方”的作用。通过“师带徒”组团服务、“揭榜挂帅”等创新举措,深入基层传播新技术、普及新成果、培育新农民,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确保村集体经济有专人干,持续推动全县村级集体发展壮大。






科学合理布局产业 解决“干什么”的问题


一是强规划,谋项目。依托全县农业产业发展资源优势,围绕中央、省、市资金投向,谋划中央政策投资、省市农业专项资金、发展基金、农业防灾救灾、农业生产发展、产业集群、农业机械化等专项资金项目;围绕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谋划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贷款贴息、股份合作运行、政策资金补助、撬动民间资本等项目;围绕中央政策内投资、发改、水利等方面资金积极谋划项目,最大努力争取更多项目落地。


二是稳规模,优结构。坚持适度规模理念,久久为功推进“2 n”产业,以把现有发展产业纳入省、市产业集群发展为目标,全力做大做强茶叶、食用菌主导产业,做特做优生态畜牧、精品果蔬、中药材、林下经济产业,杜绝大面积推广,抓牢农产品加工“牛鼻子”,形成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多产联动的产业结构。


三是树理念、促融合。突出“市场化、工业化、品牌化”理念,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施农产品加工提质增效行动,持续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引导农业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聚焦“梵净山珍·健康养生”公共品牌,做好培育、宣传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





创新发展结构模式 解决“怎么干”的问题


一是建基地,育主体。支持梵天菌业、宏源茶叶、茶投集团、山山谷、同发等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村集体经济,抓关键环节,杜绝保姆式发展。现有龙头企业114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8家、市级31家、县级63家),已推荐宏源公司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成果申报市级示范合作社14家、省级示范合作社15家,新增培育家庭农场131家,申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申报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7家,创建县级示范家庭农场35家。

二是强示范,创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采取“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深化茶产业“股份制龙头企业+区域中心企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小微企业、茶农)”模式,加快推动“绿茶”“红茶”双轮驱动,稳步推进食用菌“龙头企业+合作社+菇农”股份制市场化运作模式和稻耳轮作“3+2”模式,探索“肉牛协会 公司 农户”“村集体 大户”模式。

三是搭平台,拓市场。拓宽市场渠道,发展“订单产品”,重点发展订单辣椒2.24万亩、订单南瓜1万亩、酒饲高粱3000亩、订单食用菌1300万棒、订单茶叶1500吨。坚持“龙头企业 印江资源、外部市场 印江产品、院企研发 印江制造、外部总部 印江基地”,依托东西部协作资源优势,积极开拓外部市场。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解决“谁受益”的问题


一是强入股,增分红。对有资源资产资金的农民,引导和鼓励其以农用地、宅基地、存款、设施设备以及量化的各类扶持资金等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建立“保底收益 按股分红”的入股联结;


二是联劳务,增就业。对有劳动能力且有务工需求的农户,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用工主体优先吸纳本地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就业,实行“保底工资 超产分成”的劳务联结;


三是稳购销,增效益。对有销售需求的农户,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优先与农户签订稳定的购销合同,通过保底价收购、利润返还等方式,形成稳定购销关系,实行“保底收购 市场价适当上浮”的订单联结。持续深化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参与到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确保农业现代化的红利惠及更多群众。2022年茶产业实际面积9.8万亩、产量7341吨、产值3.9亿元,发放劳务工资1.96亿元,土地流转费0.5亿元;实际完成食用菌种植3400万棒,产量2.38万吨,产值2.47亿元,发放劳务工资3600万元、土地流转340万元;发放肉牛养殖贷款9251.6万元、茶产业贷款3300余万元等。





监制:左禹华 蒋智江 审校:张江勇 侯万华 编辑:刘承芳

动态要闻
网站地图